
“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”平谷文化底蕴深厚,那些镌刻在历史长卷里的廉政故事贝格富,既如星河般璀璨夺目,更似明镜般映照古今,始终警醒着我们坚守初心、砥砺前行。为进一步发挥廉政文化的教育、激励和警示作用,“清风平谷”微信公众号开设“平谷历史上的廉政故事”专栏,欢迎大家阅读、下载并积极转发,传播廉洁理念、弘扬廉洁文化,让清风正气成为平谷区最鲜明的政治底色。
廉慎守法始终无过的
横海军节度使巨构
在平谷区东高村镇东高村西北,平三路西侧一带,有巨构墓,当地人称巨家坟。巨构是平谷人,金朝大定时的进士,曾任横海军节度使。
史志记载,巨构从小好学上进贝格富,20岁时就高中进士,可谓年少有成。其仕途顺利,既当过皇帝身边的近臣尚书令史,又做过镇守一方军民政务的节度使,还掌管过盐业、水利方面的事务,在多个重要岗位都有历练。
巨构宽厚寡言,历经世宗、章宗两朝,深得皇上赏识,金世宗评价他是外淳质而内明悟,鲜有及之者。
历史评价颇高,《金史》概括巨构:“以廉慎守法,在考功籍,始终无过云。”
巨构任职多年,能获得皇上的肯定和世人的好评,是有原因的。
一方面,他公明正直的形象给皇上留下了深刻印象。当时,朝廷的右司郎中段珪病逝了,职位出现空缺,要挑选一个合适的继任者。右司郎中是什么官职呢?朝廷共二十四司,分左司和右司贝格富,右司郎中就是主管军队、司法、农田水利等重要事务的行政长官。
这个职位很关键很重要,朝廷从来都是挑选能臣干吏担任。当右司郎中职位空缺时,世宗皇帝第一个想到的人选,就是巨构。史书记载了世宗的一段话,颇有意思,皇上说:“是人甚明正,可用如巨构,每事但委顺而已。”
世宗皇帝还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:“……燕人自古忠直者鲜……”巨构是平谷人,当属燕人。然而,世宗肯把右司郎中这么重要的职位交给他,显然是巨构优秀的人格已经打动了皇帝,消除了他对燕人的刻板偏见。在世宗看来,他是燕人中的佼佼者,是一个公明正直、值得信赖的人。
此外,巨构性格淳朴宽厚,沉稳镇静,有大将之风。世宗皇帝认定他是大才,主动为巨构升官。在吏部准备让巨构升职南京副留守时,世宗皇帝却认为他外表淳厚、沉稳持重,内心又聪明睿智、天资颖悟,更适合做一个正职长官。史书记载世宗说:“巨构外淳质而内明悟……若任以长官,必有可称。”世宗皇帝能给予如此高的评价,且主动为其安排更适合的岗位,可以看出巨构确实是个难得的可堪重用之才。
巨构一生为官多年,却没有沾染半点官场的不良习气,始终保持恬淡自守,独善其身的良好品质,这在封建社会实属难得。他不追名逐利,也不攀附权贵。
据史料记载,巨构朋友中凡有升官显贵者,他就主动不再继续同他们来往。“性尤恬退,故人既贵不复往来。先遗以书,则裁答寒温而已。”即便是别人主动来信问候,他也只是简单的回答冷暖而已,不再做进一步的靠近。
不仅如此,巨构还能够看淡名利,主动拒绝诱惑。《金史》记载了一件事情:大定年间,巨构与皇帝近臣一同建造香山行宫及佛舍,他的人品和办事能力受到皇上近臣的赏识,有近臣私下对巨构说:“你是当今的德能之人,我要上奏皇上嘉奖表彰,委你重任。”巨构却坚决推辞,不予接受。
公明正直、沉稳睿智,勤恳廉洁、谨慎守法,宽厚淳朴、淡泊低调,这是巨构一生为官处世的写照,正因为保持住了这些优秀的品质,他才守住了一生无过,一世清明。
更多热点速报、权威资讯、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
天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